《黄帝内经》中有记载着这样一句话:“饮食自倍,肠胃乃伤”,意思是饱食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害处。其实这样道理大多数人都懂,只是不清楚长时间饱食究竟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。
首先是肥胖,长时间过量饮食,摄入过多的热量在日积月累之下,身体就会逐渐发胖。其次是长时间过量进食,导致肠胃的负担加重,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,引起消化不良。最后就是高脂肪、高热量的食物摄入过多,容易“三高”。
所以有关专家就从研究中得到结论,十分饱中剩下的“二分”不但不会给人们的健康加分,反而不利于健康,正所谓民间一直流传的“八分饱、保健康”,也就是我们说的“轻食”。
“轻食主义”最开始指的是简单、容易吃饱的食物。17世纪的时候,当时英国贵族们的晚餐时间一般都比较晚,所以这些贵族人员都会安排厨师在下午准备一些点心搭配红茶食用,也就是就是现在的下午茶,既可以抚慰饥饿的胃,又可以和朋友聊聊天打发时间。
后来这种下午茶的习惯传到了法国,浪漫而又懒惰的法国人直接把制作麻烦的点心给省略了,换成各种面包果酱等,然后搭配红茶。这种做法开始流行起来,逐渐形成现在轻食的雏形。
再后来,这种下午茶的习惯又流传到了美国,美国人的随性是出了名的,所以又怎么会局限在面包和红茶上面。当时美国的甜甜圈是深受人们追捧的,于是在下午的时间里,美国人会将甜甜圈、蛋糕加上咖啡一起用来填饱肚子。
最后,轻食这个词被逐渐扩大,丰富起来,从最开始的“吃饱就行”,变成了“低脂肪、低热量、少糖、少盐、而且营养”的高纤维食物。
当然,在中国有这样的饮食习惯的人也是不少的,毕竟中国作为一个饮食大国。只不过并不叫轻食,也不适合中国人的胃口。而是换成了早茶、宵夜之类的小吃,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广东的早茶了。
轻食在日本发展起来之后,日本人更注重饮食的健康以及效率,所以欧美的一些饮食,被日本毫不留情的替换了。这些高热量的甜品被日本改成了容易制作而且吃饱的食物,例如:关东煮、饭团等些食物都在便利店里销售,取食方便,很受欢迎。它以低热量的食材,取代大鱼大肉,使人们不再过分的追求食物的“色”、香、味”。
由此可知,轻食并不是指单一的某种食物或者某类食物,而是某类风格。轻食是控制在一定热量限制内,选择烹饪简单,饱腹感较强的食物。这就意味着,想要减肥或者渡过下午长时间的空乏时间,在每日正常饮食的前提下,人们可以自己安排食谱。
总而言之,轻食强调的是简单、适量、健康的饮食,思想上有了轻食的概念,在行动上就简单有效的多。首先把每日所食用的食物尽量控制在低糖分、低脂肪、低热量、低盐分、高纤维的食材上。再搭配“烫、煮、蒸、炖”等较为清淡健康的烹饪方式,取代过油过腻的做法,不再把进食只理解为满足口腹之欲的享乐。
因为轻食主义最终的目的在于健康,而不是减肥,所以轻食的过程要循序渐进,长期坚持。在人体每日摄入的各种营养元素中,除了维持生命的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以外,蛋白质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。所以在轻食过程中,蛋白质的摄入是非常关键的,相比较其它食物,蛋白质能带来更多的饱腹感。其中鸡鸭、牛肉、瘦肉、鱼肉所含的动物蛋白比较丰富;黄豆、大豆等豆类所含的植物蛋白较为丰富;以及禽蛋类和奶类。
对于那些想要通过轻食达到减肥目的的人,不妨在饭前先喝汤,或者喝粥,提前产生饱腹感,这样能有效控制对动物脂肪以及其它淀粉高的摄入量,起到减肥瘦身的效果。
轻食主义者,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:
《1》味道轻:选择自然法则,让食物回归本身的味道。
《2》分量轻:减少每次进食的分量,让胃口轻松无负担。
《3》时间轻:采取简单的烹饪方法,不用花太多时间就能吃好的食物。
《4》体重轻:当“轻食”成为生活习惯,当你不再为“身体里的垃圾”而烦恼时,你的脂肪就会减少,你的体重自然而然就会轻了下来。
本期的内容,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儿,感恩阅读,感谢有您;如对您有帮助,欢迎点赞,转发,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dadouhuangjuana.com/ddhjgx/1243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