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品途商业评论
产品引来用户疯抢,相关股票一路飙升,众多大佬持币入坑,人造肉是新的发展风口,还是资本的噱头?市场的高歌猛进和专家的不看好,到底信谁更靠谱?
砺石商业评论作者金梅
文
张军智
编辑
年,英国首相丘吉尔在《大众机械》杂志上提出:“50年后,我们将不再为了吃鸡胸肉或鸡翅,而愚蠢地养一只鸡,我们会利用培养液,培育出这些食物。”这个言论让他成了最早提出人造肉概念的人。不过,50年后的80年代,丘吉尔的人造肉设想依然是科幻式的空想,直到80多年后的今天……
最近,国内人造肉真是红得发紫,不但几个涉及相关概念的股票一路飙升,而且各大品牌纷纷推出人造肉产品,引来用户疯抢。比尔盖茨、李嘉诚等商界大佬,也是人造肉的积极倡导者,他们还拿出真金白银投资相关企业。人造肉里里外外似乎都透露着市场风口的气息,甚至有人说10年前错过了互联网,现在不能错过人造肉了。
不过也有专家发来预警说:“这是一场资本游戏,人造肉就是个伪命题。”到底谁说的有道理?本文对人造肉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,以探求这场喧嚣背后的真相。
1
人造肉:老瓶装新酒
《圣经》说上帝按自已的样子造了人。此后,人开始用各种方法造出全世界,努力将自己变成上帝的样子。人的创造力的确惊人,人类不断按照自己的意志对这个世界进行优化和改良。我们改良出了更多产的粮食作物,驯化出对人类更友好、高产的动物,创造着这个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。人类也没有停止过“制造”自己。从人类第一个人体器官的培养液培养开始,人们开始尝试将这种技术运用到食品领域,人造肉的实践也就此展开。
近来,随着全球原油价格大幅跌落,市场避险情绪严重,人造肉板块开启了一场逆风翻盘的操作。4月22日,人造肉概念股逆势大涨,丰乐种业、双塔食品涨停,京粮控股、农发种业涨幅均超9%。5月6日,在A股超千股跌停的情况下,人造肉概念股依然逆势狂飙。
跟人造皮包、人造皮鞋带给人们的低端产品印象不同,人造肉概念从一开始就带着一种西方血统的高端感。
年,比尔盖茨吃了一口BeyondMeat生产的人造鸡肉卷,便成为了“人造肉”的头号鼓吹者,开始不断公开为人造肉站台。一年后,李嘉诚品尝了ImpossibleFoods的人造牛肉汉堡,也被成功圈粉。此后,谷歌的谢尔盖·布林、维珍的理查德·布兰森以及PayPal的彼得·泰尔,还有些影视明星,也持币入坑,掀起了一股“人造肉”投资热风。
这个让资本大佬们痴迷的人造肉,到底长什么样?在说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需要对人造肉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。人造肉大概分为两种,一种是试管肉,就是提取了动物干细胞之后,在试管和培养液中生长出来的“真肉”。不过,这种肉的成本高到令人难以想象。
年,世界首个“试管汉堡”在英国制成。这个汉堡由个米粒大小的人造肉制作而成,耗费33万美元。有幸“尝鲜”的是奥地利美食家汉妮·鲁兹尔和齐希·舍恩瓦尔德,“接近肉,但不是那么接近”,这是他吃过之后的感受。这个天价的人造肉汉堡,由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·布林“买单”。
这种肉想要被推向大众市场,需要两个前提:一是生产过程必须高效,能比肩养殖猪牛羊的效率;二是味道和口感必须与现有肉类一模一样,否则无法被消费者认同为“肉”。从美食家的评论不难看出,它的味道和口感要比肩真肉还有一段路要走。但对人造肉而言,更大的挑战是效率和成本方面的。
比尔盖茨和李嘉诚吃的其实是另外一种人造肉。它是用植物(大豆、豌豆等)通过配比组合而成的“假肉”,也就是植物肉。
根据Egbert和Borders报道,植物性肉包含:水(50%~80%)、纹理植物蛋白(10%~25%)、无纹理蛋白(4%~20%)、脂肪(0%~15%)、调味剂(3%~10%)、结合剂(1%~5%)和着色剂(0%~0.5%)。一般认为素肉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,美国化学家波耶用豆粕制造素肉,年,他取得了发明专利。
很多中国人看到这里,或许禁不住要笑出声了。估计很多人,还对小时候吃过的“唐僧肉”记忆犹新。中国人吃素肉的历史,甚至要几倍于美国这个国家的历史。早在多年前的北宋初年,大臣陶谷在他的《清异录》中,记载了以豆制品为原料,以素仿荤的饮食文化。不过要说素肉的高光时刻,确实还是一年前。
年5月,人造肉第一股“BeyondMeat公司”在纳斯达克上市,首日股价暴涨%,此后股价一度冲高到.71美元。新兴产业前期跑马圈,技术研发投入、分销店的铺设,让其上市前三年持续亏损——年亏损万美元、年亏损万美元、年亏损.60万美元,但市场还是很买单。
“人造肉”的市场表现,招来各路食品与餐饮行业巨头的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dadouhuangjuana.com/ddhjtx/12860.html